近年来,校地战略合作已成为扩大对外开放、加快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尤其是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极其艰难的情况下,用好这个重要引擎,补足人才发展短板,激发人才内生动力,才能抢抓各种机遇,做到化危为机,化险为夷。因为经济社会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通过校地合作,打通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人才发展瓶颈,才能激活发展动力。
校地合作要强化切入点。校地合作并非只是签订一纸合约就了事,而是要注重取长补短,注重优势合作。要立足校地合作共赢需求,以高校的优势学科和科教资源与地方产业发展为契合点,共同建设利用好重大产学研平台。一方面通过校地合作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瓶颈与难题,尤其是在现代产业发展方面的薄弱点,要通过地方院校的科研资源来破题破局。一方面要通过校地合作来提升学校的科研能力,实现合作共赢,互利互惠。在校地合作中要瞄准新技术新产业发展需求,强化高校创新成果、专家团队与地方优势资源、特色产业对接合作,不断深化拓展合作领域。
校地合作要突出改革抓手。校地合作并非是传统的“拉郎配”,或者是签订一些战略性合作协议,而是要形成彼此的良性互动。尤其是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校地合作既要注重形式与内容的更新,也要注重机制体制的更新。要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来推动校地合作,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破除校地合作中的一些根深蒂固的体制机制障碍。无论是人才培育培养上,在科技成果转化上,在产学研的链条融合发展上,都需要加大改革力度。要创新体制机制,破除人才发展束缚,打通成果转化通道,不断加速高校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让校地合作真正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校地合作要突出实际成效。校地合作关键要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让人才有用武之地,让产业发展有持续不断的人才动力。在推动校地合作过程中,要加强人才共引共育,要统一尺度标准,要提供人才培养发展的舞台和机会,要搭建干事创业平台,同时更要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让各类人才能够脱颖而出,推动省校合作结出更多硕果。要积极采取“清单式+项目式”方式推进合作项目实施,通过重点项目来带动校地合作深入推进,来巩固校地合作成效。(张继)